首页 » 非遗进校园 »

芒种“忙种”——播种希望 海淀非遗基地校开展传统节庆活动

芒种“忙种”——播种希望 海淀非遗基地校开展传统节庆活动

时间:2018-06-06 13:00:00 作者: 7828次阅读 来源:海淀区文化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6月6日是传统的芒种节气,随着芒种的到来,仲夏时节正式开始。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变化,掌握节令变化规律和特点,提升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在芒种到来之际,海淀区非遗基地校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开展了第七届校园艺术节。


  在一群女孩们极具感染力的壮族舞蹈中,石油附小第七届校园艺术节拉开了序幕。舞蹈《芒种到,插秧忙》,描绘了一幅在芒种时节,人们在田间地头忙于插秧、耕作的景象。


  通过小主持人周欣泽和队员们的一问一答,大家了解了芒种的由来,学习了芒种这个节气的来历和习俗,“南岭四邻禾壮日,大江两岸麦收忙”。


图片1.png


  精彩快板表演《节约粮食好》,让孩子们体会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现实生活中一餐一饭的来之不易,让孩子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长大后能够播种太阳”,孩子们手举太阳花合唱了歌曲《种太阳》。芒种时节,太阳花盛开,麦子也收起了锋芒,以一颗谷粒的播种,憧憬着未来。少先队员是祖国的花朵,为了美好的明天更要奋发图强。


  作为海淀区的非遗传承基地校,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利用课外一小时,增设了榫卯结构、京剧、木偶制作与表演、剪纸、秸秆扎刻、糖画、京绣(海淀分支)、彩灯工艺(小灯张)、毛猴工艺、齐派篆刻等课程,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未来,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还将增设更多的非遗文化课程,并打造风筝制作基地。通过这次二十四节气之芒种的主题教育活动,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气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验了中华文明特有的节气之美,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版权所有 2005-2025海淀区文化馆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8-1号 海淀文化艺术大厦4层、5层

电话:010-56082190

传真:010-56082201/02/03

建议使用1366X768分辨率IE10.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北京神州万有科学技术中心

京ICP备14057990号-1